电子星际间谍能从外星人那里偷来的科学技术林林总总,从军事到工业,不断帮人类向前进步着,可就是找不出任何与农业相关的信息。这也难怪,那些连胃都没有的单微粒生物,种出粮食给谁吃?

        但科学家们并未因此就放弃研究,要知道他们如果认输,整座光大陆就将不复存在--没有食物人类无法生存,那么大力发展高科技产品与军备用品,还有什么意义?

        沈允鸿提出的破山计划再次发挥神奇效力,当人们陷入迷茫,认为再也走不出这个死角,光大陆建设将因粮食短缺而告吹时,一名来自沙漠地带的农业专家提醒大家,岩石缝隙里也是能长出杂草与树木的,为什么我们不把思维跳出地面现有的农作物范围,尝试用杂交方式培养适合光大陆自然环境的主粮与四季鲜蔬?

        这一构想,给了不少人希望。除去极度悲观派,科学家们听到后都跃跃欲试,立即着手于新实验。经过十年的苦心钻研,老一代专家通过研究各种杂交品种为新作物提供了理论基础,新一代专家则广泛地在有着细微区别的岩石地上进行耕种,终于种出了一种能在给机械粉碎后的橄榄岩颗粒中生长的谷物--铁稻。

        这种稻谷生长快,产量高,播种与成熟周期仅三个月,三个月后就能获得大丰收。并且它无需大量施肥,只要每天吸收充足的水分与一定人造光就成。

        唯一的缺憾是,铁稻哪怕被椿去谷壳,里面的米粒也名副其实的坚硬如铁,用来当子弹打敌人还行,想用它们著出一锅白粥,恐怕得等上个十年八年。

        紧随铁稻之后,类似的“铁蔬菜”、“铁水果”、“铁茶铁咖啡”等也相继问世,可惜的是它们与铁稻一样,全都坚硬无比,除非是进行机械碾磨加工,否则人类用牙齿咬上去,碎掉的只会是大牙。

        有趣的是,经过分析发现,这些作物里的营养成分相比地面作物,高出了至少十几倍,所以它们不仅对人体无害,还极有可能帮助有机体免除疾病侵扰,变得更加强壮。

        这可是直接来自于人类的创新,科学家们激动万分,又开始绞尽脑汁地思索,该如何克服“铁农作物”唯一的缺陷--坚硬。

        长时间思考与讨论的结果,就是在光大陆上可信手拈来的力能素的诞生,从此地下人不仅比地面人摄取的营养更丰富,身体更健康,还节省了大量烹饪时间,生活也更加便捷了。

        当然等到普通地面居民迁移下来,是否能习惯十指再也无需沾阳春水的日子,就是另一回事了。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