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论这三人近日游走于东南二海所谋之事的成败进展,就只说这三人借着陈心隐的关系,又是志趣相投,短短月余功夫,便已是交谊笃厚,无话不谈。
而这敖豫性情殊也怪哉,对陈心隐本人时便极尽刁钻刻薄之能事,左右要寻他痛脚,否则便浑身不见舒坦,可对他的友人,则可平常心视之,甚至尽心结交,不在话下。
而敖豫的这番矛盾,大抵是源于与陈心隐初遇之时的龌龊龃龉,当时的窃书误会虽然早已澄清冰释,但出于龙族那天然的傲性,他最终虽然大度,可心中依然有阿堵,不能完全放开。
恶言恶语,敖豫深埋心底的那份惭愧毕竟仍在,也只好转嫁于陈心隐的友人,如此才能将将做到某种脆弱的平衡,得到心灵的一丝安宁……
多日的相处,无需过多的旁敲侧击,三杯两盏淡酒下去,引得阳明泪洒,明石叹息,敖豫就已对于昆仑所遭受的几近于灭门的劫难,知之如同亲眼目睹。
同道友人遭了劫难,尤其凶徒正是那与世间安宁背道而驰的魔族,敖豫义愤填膺,当即表示要相助阳明,将那丧心病狂的魔族灭尽,如此才可见得那人情冷暖,正道沧桑。
他虽不曾体会过阳明心中之苦,可他却可以想象得到,一日之间,温言教诲的师长,朝夕相处的同门,死伤殆尽,而只余自己寥寥数人侥幸存活,这其中的孤独与寂寥,直欲引人癫狂。
正是忧心阳明因久受煎熬,而大失了常性,他时常关注于阳明的动向,如今见他如此,也不知是好是坏,更不知要如何开导,几番犹豫之下,索性顺其自然,只多留了一份心罢了。
……
发生在高空之上的斗争,城中之人虽然看得并不甚分明,但也分明见得那几道剑气如匹练播撒,而几条火龙如晚霞般绚烂,剑气火光仍未消散,便有几蓬血雾散开,几块残肢碎肉从天而降。
能见此情此景之人,无论是叛军或是南海郡人,心中皆是忐忑,生怕下一刻便传来不利于己方的消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