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念初毕竟是长安花魁,很快就在姐妹中打听到冯小恙的故事,急匆匆回来告诉大家,冯小恙确实是教坊司的人,她拿到了教坊的名册。

        王伯敬少年多金风流潇洒,冯小恙色艺双绝柔情似水,金风玉露一相逢就上演了才子佳人的戏码,不过冯小恙是个心气高的,一心要明媒正娶做妻。想不到王家放出风来,王伯敬是王家嫡长子,是要继承家业的,而冯小恙只是个歌姬,相当于奴隶,于理于法两个人都不可能走到一起,不用说娶妻,连纳妾都不可能!

        王伯敬是个没担当的,一面跟许诺冯小恙天长地久,一面跟家里说已然断了来往,痛快一天算一天。后来冯小恙坏了身孕,事情再也掩盖不住,王伯敬便想一走了之,冯小恙几次三番寻到王家都吃了闭门羹,最后冯小恙大着肚子去找人,被家丁赶了出来,不知是心情激动还是发生了推搡,孩子当街流掉了,于是冯小恙一纸诉状告了官。这件事当年在长安闹得妇孺皆知,开堂当日的围观者更是人山人海。不过这事的结局却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王伯敬在家中悬梁自尽了!

        于是各种猜测不胫而走,有说是殉情的,有说是羞愤的,更有说是被其父怒而杖毙的。自此后再也没人见过冯小恙,再过得些时日长安又出了其它事情,这事就慢慢淡了。

        原来如此。众人都认为是王家对冯小恙恨之入骨,风头过后便偷偷抓住了冯小恙,并把她做成了人偶,长跪在王伯敬像前。可方岩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那间房子不在王家祠堂,而是在玄都观?这不合常理。

        但无论如何这件事情有了突破,有名册便说明真有冯小恙其人,而冯小恙的尸体大家都看到了。告状去!不但要告,还要把事情闹大,要让国子监的读书人都知道此事,让长安百姓也都知道,这样王家便是再有实力也堵不住天下之口,京兆府就算再想搪塞推诿也不敢犯众怒。

        大家都是年轻人,就应该不畏权贵,仗义执言。圣天子在上,豪门贪官必然伏法授首!以郑虔为首的叶云殷承武等人热血沸腾,就这么办!

        只有方岩一个人看到了玉虚子放走悱优,罪魁祸首一定少不了道门。可当时在场的羽林军只看到玉虚子把妖怪打的神形皆灭,方岩看到的东西死无对证!要么找到变成悱优的冯小恙,要么找玉虚子问个究竟。

        ……

        ……

        长安城外莲花山的伏魔真人前些日子羽化升仙,所以近些日子玉虚子基本都不在玄都观。得知消息的方岩第二次到了莲花山。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