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王家家主王承嗣、嫡孙王祖德行刺皇帝、太上皇,乃谋逆之罪。几日后一名太监,一名玄甲军两骑疾至太原,王家全族上下一千四百余无人敢对抗天威,皆自缚城外。经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会审,灭王氏三族,余者为奴,家中的资财、田宅没官,显赫一时的王家终遭灭门之祸。

        千叟宴上幸存的都是教坊司的伶人,经甄别后全部释放,严令不得泄露当日情形。不过当日的动静闹得实在是太大了,捂都捂不住,市井间各种谣传不胫而走。流传的最广的一种说法是:被制作成人俑的女伶所化的恶鬼附体,王家爷孙才在千叟宴上发了疯,王家老爷子自做孽不可活,最后还拉了整个王家来陪葬,这报应来的好快!

        谣言很快就被下五门的江湖艺人传遍天下,老百姓不但无人同情王家,反倒都说活该。甚至连死在千叟宴上的其他家主们也被说成是跟王承嗣一样的货色,一块死了也是报应。

        紧接着“戏”风靡大唐,最受欢迎的当然是那出《西厢》,街市上常常见人摇头晃脑的哼上几句良辰美景奈何天。紧接着《梁祝》、《还魂记》、《桃花扇》几出新戏面世,无一不是痛骂世家陈腐,唱有情人终成眷属。唐人本来就不重礼法,一时之间年轻人都不顾门户之见,抢着上演了敢爱敢恨的戏码,世家寒门不得通婚这套东西被人嗤之以鼻。

        民间群情汹涌之际,皇帝陛下顺势颁下诏书,命吏部尚书高士廉、御史大夫韦挺、中书侍郎岑文本、礼部侍郎令狐德棻等人刊正姓氏,撰《氏族志》,以李唐皇族为首,功臣次之,原本的世家大族被降为第三等。撰写氏族志不但一举把那些老世家全部打翻在地,还把开国有功的文臣武将牢牢绑在了李唐的战车上!自汉末至今,世家大族动辄废立皇帝、动辄改朝换代的事情终于绝迹。

        政令一出朝野间有识之士高呼痛快,士族门阀这个华夏最大的毒瘤终于被剜了出来!快刀斩乱麻,所有家主一网打尽,这件四百年来无数帝王将相想做却不敢做的事,通过一场意外居然做成了。科举,武举,千叟宴,氏族志,一环紧扣一环,布局深远、出手凌厉,士族门阀从大唐的土地上被连根拔起!

        这位皇帝陛下之权谋心智、之杀伐果断、之阴狠腹黑,真让人浑身冷汗。王家爷孙俩死的一点都不冤,能让皇帝陛下这么算计你们,真的是一定要死,必须要死。

        跟王承嗣都了半天却无可奈何的魏徵和戴胄两位大人真不知道该高兴还是气愤。

        ……

        乌云盖顶,风雨将至,百年大族都摇摇欲坠,但凡有点嗅觉的人都知道这是重新洗牌的时候。老家伙们惶惶不可终日,少壮派们目光炯炯等着分一杯羹,无数野心勃勃的年轻人准备放手一搏。

        大唐寒门逆袭的代表人物,新科武状元方岩本该到处拜会,努力建立自己的人脉,可他只是去李纲府上走了一遭,然后就不见人影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