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道士成千上万,再加上在家修行的火居道士更不知道有多少人,可内门弟子始终不足百人。这么点人聚起来还住不满一个小村子,却是道门对抗世上一切挑战的核心武力,姬冰临、沈寻舟,甚至包括燃骨仙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

        内门选人的规矩是天赋、性情、机缘缺一不可,宁缺毋滥,大概是标准太过严苛,内门已经多年没进新人了。幸好没有白等,终究等来了西凉王世子燕赤城,是道门上下公认的天才中的天才。

        至于兵部的那帮大老粗不过是陪太子读书的角色,一个个粗鄙不堪,穿上道袍都象一帮杀猪的。谁也不明白为什么李淳风师叔非得从里面挑三个进禁密院,一个兵痞、一个大秦人,还有一个纨绔子弟。这三块料真算是莫名其妙,老大不小还全无根基,横看竖看都没什么仙缘。

        师叔说了,他仨不是内门弟子,就是禁密院打杂的。就在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的时候,师叔又说,好歹是要在龙虎上住一阵子,什么都不懂太丢人,所以教燕小三的时候也顺便教教他们仨……于是一个特招生和三个旁听生开始了龙虎山的学业。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修行之地当然不会在村子里,后山那无尽的云与山之间才是属于内门弟子的所在。

        道门以五行道法分为五宗,各自的宗主弟子在后山占一座山峰修行。虽说同属道门,可天长日久后就慢慢有了宗派之分。世事便是如此,有分别易生隔阂、有隔阂易生嫌隙、有嫌隙易生不合,于是崇尚无为的道士之间渐生明争暗斗之心。

        或许在突厥王庭或是李唐家族都会放任竞争的出现,但道门并非如此。对修行者来说心境既是境界,执念萦怀轻则道心不稳,重则修为大损;更要紧的是年青一辈从此只能修炼一宗道法,长此以往道门势必走向衰落!于是天师袁天罡降下法旨,命各宗选择天赋出众的弟子下山组成内门,修行各宗道法,这便是内门的来历。

        如今内门已然成了道门中坚,天师的苦心终于没有白费,可五宗山上那些老顽固到底修炼到了何等恐怖境界只有天知道。说白了,内门弟子要想学真本事就得上五宗峰,姬冰临便是在震巽峰上习得风雷道法,下山后大杀四方的。

        震巽峰颠虬松下,一位道士正对弟子传道解惑。居中的这位老师正是胖道士海川,周围都是些年青的内门弟子,当然包括方岩在内的四个新生。

        讲课的老道换了好几个,方岩也在这里已经呆了数日,早就发现自己每个字都听的清楚,可就是听不懂在说什么!什么叫:微摆摇天柱,赤龙搅水津?什么又叫:定而金木交,宁而龙虎会?

        大秦人虽如闻天书,也知道这是难得机会,始终努力记忆。殷承武听得头昏脑涨,却也并非一无所得,这松树有多少岔、岔上多少枝已了然于胸,只可惜松针难数,否则早就清清楚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