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桓彝不肯在诏书上署名,大骂孙綝为乱臣逆贼,被孙綝喝令乱棒打死。

        典军施正这个时候提出,由孙权的第六子孙休来继任皇帝,以继吴祀。

        孙綝的本意是废黜掉孙亮之后,自己来当这个皇帝,但显然群臣在这一点是不肯合作的,孙綝如果执意为之,恐怕会遭到更多的反对,尤其是吴国那几大士家的态度并不明朗,而吴国各地的兵权,都是掌握在各大士家门阀手中的,没有他们的全力支持,孙綝肯定是无法当上皇帝的。

        所以思前想后,孙綝最终还是放弃了自己称帝的想法,同意了施正的提议,将孙休迎回建业,立为皇帝,同时将废帝孙亮贬为会稽王,送回封国;将全公主迁徙至豫章郡,全尚则被流放至零陵郡。

        孙休继位之后,改年号为永安,封孙綝为丞相大将军兼领荆州牧。孙綝之弟孙恩被封为御史大夫、卫将军,孙据为右将军,二人皆封县侯。孙干为杂号将军、亭侯,孙闿也受封为亭侯。孙綝一门五侯,而且皆掌管禁军部队,权力远远超过皇帝,是东吴的大臣中一直以来未曾出现的事情。

        但孙綝依然还是不满足,本来这次废黜孙亮,是他登上大位的最好时机,但碍于群臣的反对,孙綝不得不把皇位让给了孙休,黄自己这番辛苦,到头来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着实有些不甘心。

        孙綝私底下对弟弟孙据道“为兄本来想趁此机会一登九五,奈何群臣反对,如今良机已失,恕为可惜,不知以后还有机会否?”

        孙据知道兄长孙綝野心颇大,便对他道“兄长如今执掌朝权,皇位不过是探囊取物耳,不过想要坐稳帝位,没有资望,不得天下人之拥戴,也是无法长久的。”

        孙綝问道“那如何才能资望服众,让天下人归心呢?”

        孙据道“此事易耳,想要资望,莫过于军功,兄长如果能够兴兵伐魏,开疆拓土,自然可以功盖于世,彼此登临皇位,亦无人反对了。现在正好有个机会,司马伷在西陵归降,他熟知中原之事,兄长正好可以用其伐魏,大功便可告成。”

        孙綝大喜,遂召司马伷至建业来。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