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急了说,“四殿下,我们的马肉还不够呢!你这么敌我不分我们怎么跟着你,我都恨不得把他们拉着,路上当马吃。”

        四太子摸着斧子说,“牲口!我是名门之后,更不怕你造反!”

        身边不知跟着多少人,深一脚浅一脚往僻静的地方跑,宋军的剑士已经入村了,抬着大勃极烈的人一边在林子里跑一边说,“四殿下,有多一半人往另一条路跑了,把马全都拉走了。”

        但宋军也往那边追去了,没往这边来。

        ……

        过了溧水县,康王有意避过大道,不想给接下来的官府添麻烦,本来该往南走,却往东一拐走了茅山道。

        茅山多有隐士,有修道之人,这也是邢秉懿执意想走的。

        溧水是座小县,繁荣之象已处处可见,朝廷降租在短期内富的是民间,但打的却是朝廷的根基,凝聚的是民心,好多从江北来的流民操着不同的口音在溧水安家落户,到处都是安然着忙碌,康王觉着不该免费领着杜叛贼观察江南的社情,便欣然同意了。

        他对邢秉懿更加体贴,邢秉懿说走哪里便走哪里,下马登山时,总是亲自挽着她,她说去寻一寻道观,最好再问一问命运,康王也不反对。

        可是真正的道家一向是乱世即出救世,盛世即隐,要真正寻到也是不易。

        道观场所的选址也常在人迹罕至的地方,不求庄严自穆,金碧辉煌,但仅仅一座茅山,未见仙踪却已使人肃然压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