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即便心里再不愿意,顾沉还是战战兢兢的加了邢教授的微信。好在微信通过后,邢教授并没有说太多,只是让顾沉好好写论文。

        顾沉松了一口气。可与此同时,头顶却如同高悬着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刻刻都有一种被人紧盯的错觉。

        顾沉觉得,这大概就是所谓学术的压力。

        因为邢教授的临时通知,当天晚上,顾沉来到公共活动室后,并没有像以往那样走进自习室自习,而是跑到多媒体活动室,占用了一台电脑查资料。

        上辈子有过自主创业的经历,顾沉在搜集资料的时候,会习惯性的查看企业公开披露的财报。相比于一些可做文章的财经新闻,也更加侧重大数据的整理和市场参数的分析。再结合未来十年国内经济的发展趋势,很容易就挑选到几个印象中比较经典的项目来做案例分析。

        大概浏览过几个目标的相关新闻后,顾沉排除了较难收集具体数据的几家实业集团,只保留了一家快消品巨头通过增发新股获取大量融资,又借助金融杠杆完成并购整合,顺利促进产业升级,完成企业转型,并成功在股上市的项目当做案例分析。

        之所以会选择这个案例来写论文,主要是因为这个项目是由天遂资本一力主导的。而顾沉因为个人原因,对天遂资本的所有投资项目都非常熟悉。各种数据不说了如指掌,至少也是信手拈来。这样就可以省掉不少查阅资料,确认数据的工夫。

        正在沾沾自喜,自以为可以偷懒的顾沉并不知道。邢教授在交给他这篇论文题目的时候,并没有奢望顾沉可以把论文写的有多漂亮多详实。虽说他对顾沉生出几分爱才之心,但顾沉毕竟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无论是阅历还是知识储备都有限。

        在邢教授看来,顾沉这篇论文只要能做到泛泛而谈,分析好大方向,总的观点立意可圈可点就可以了。并不指望顾沉的论文有多少专业性。

        哪里能想到顾沉因为思维惯性,会把论文当做尽职调查报告来准备,又从金融分析的角度剖析论点,整个弄出一篇颇具前瞻性的行业观察报告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