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根本没有犹豫:“卑职谨遵国公令,定会请得邢主簿出山。”
作为杨浩派系的人,宋江会不知道邢焕是谁吗,心里清楚的很呢,这可是康王妃的爹,没准以后还是太子的老丈人,甚至是成为国丈的人,请这位爷来监察司做司长的话……
很快宋江就明白过来了,经常和那些平民打交道,也知道这里面存在很多问题,比方说官府不作为,甚至说不平等对待,一些豪强欺压良善的事情,那么监察司要做什么?监察民政院的工作状况是一点,自然也要监察民生问题,若是让这位嫉恶如仇的爷们知道了那些肮脏事……
宋江笑了,不得不佩服国公爷这一步走的太狠了啊。
当然,站在他的角度也只能想到这么多,杨浩却不然,让邢焕有个正事干,这也是利益捆绑的一种办法,以后不管赵构是不是会继位,他都要考虑和赵构之间的关系问题。
不要抱着和一个皇帝能亲密无间的想法,最是无情帝王家,说的就是这类人,想要自己稳当,除非自己扶持起来的是个傀儡皇帝,但赵构现在很明显不算是,要么就是自己造反,只是杨国公似乎并没有这个想法,再最后一个,也是最实际的,那就是把大家捆绑在一起,让你知道,我要是完了,你也不太好过。
把邢焕拉上船,再让他爱上这份事业,就他那个眼力不容沙子的个性,时不时的就会和各个方面开战的,而且等他爱上了这份事业,估摸着赵构想拉他都拉不回来了,那个时候,就会看到杨国公的好了,因为杨国公会给他们擦屁股啊。
宋江兴高采烈的走了,琢磨着怎么去请邢焕出马了,杨浩也算是暂时了了一个心事,虽然开始组建民政院,但真正的要运行起来,最终看到效果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之前让西城所在自己封地所做的事情也都是为了这民政院打基础,在高产作物出现前,坚决的将土地兼并控制起来,农耕社会时代,老百姓就不能丢了土地,这是老百姓生存的根本,除非有一天这个国家能够转型成为工商业为主的国家,但这是不可能的,土地依旧是根本。
利用索民田契将土地彻底的管控起来,这一年里,西城所到是做的不错的,郭大林的成功让很多西城所的老伙计们看到了希望,那都是竭尽全力的按照杨国公的吩咐行事,不敢有一点的懈怠。
其实华夏的老百姓真的是很容易满足的,能吃饱穿暖就是根本了,这大宋的老百姓更简单,没有了土地兼并,废除了该死的花石纲,大家都能种田打鱼,自然也就安居乐业了,其实真说起来,大宋的赋税真不算高,很合理的了。
杨浩每天里要考虑大宋的子民,耶律大石却已经骂了娘了,说好的友好兄弟呢?说好的我们称辽王,你们宋官家老大哥会罩着我们的呢?人呢?完颜宗弼那个兔崽子都打过来了,你们倒是来帮忙啊?光他妈看着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