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总觉得嬴高不太成熟。

        大秦需要的并不光是一个沙场纵横不败的武将,更是一个英明决断的储君。

        有道是: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

        他更希望嬴高成为庙算型的统帅,而不是战术型统帅。

        毕竟一旦嬴高成为了大秦的王,就注定了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故而,必须要用伐谋伐交的方式,来左右战争的胜负。

        正如惠文王所言:大争之世,列国伐交频频,强则强,弱则亡。

        他希望嬴高走的是为王的路,而不是为将的路,故而,此刻的嬴政心下难免有些担忧。

        而作为王者,当以宏观大局,来左右一场战局的胜负,是用大势来碾压对手,是战略层面的较量。

        而不是沙场争锋,与人较力。

        作为一个储君,亦或者王,应该学会使用政治的手段,去分化敌人,瓦解敌人,让对方陷于内乱。

        亦或者使用经济手段,摧毁敌人的经济体系,或者让敌人依赖于自己的经济体系,从而影响对方的国力发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