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颜道

        “皇上,我有办法。不过此事恐怕还得纳鲁大人亲自出马。军中不缺勇猛之士,也不缺敢死敢拼命的,可要找纳鲁大人如此机敏之人,实在是难啊。”

        伯颜这话,无疑等同于将了纳鲁尼苏一军。一旦忽必烈说让他去,他岂能推辞?可是这样的任务,实在是危险重重,我一个水西密探,为蒙元拼命实在不值。

        不过纳鲁尼苏又想到,恩师曾经几次跟他信函来往,他从字里行间似乎感觉到,恩师与这倭国,有不共戴天的大仇。

        恩师跟倭国会有什么恩怨呢?纳鲁尼苏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在离开水西之前,纳鲁尼苏都不知道倭国的存在。

        他想到,可能跟贾似道有关。当然,褚登科掳走恩师,或许就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无论怎样,恩师的事,就是他纳鲁尼苏的事,帮助忽必烈对付倭国,就是等同于替恩师做事。

        虽然恩师曾多次告诫,要他机灵点,伴君如伴虎,无论何时,都要保重自己的安全。但这是战争,这是恩师与忽必烈共同的敌人,或许冒险是值得的。

        忽必烈见纳鲁尼苏犹豫,他也在考虑要不要派纳鲁尼苏去,这毕竟是他身边最好用的人之一,万一有个闪失,实在就损失太大了。

        忽必烈所用之人中,有两个人非常特殊,其中一个是在新宋身居高位的兀良合台。

        此人可谓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把新宋的许多好东西,尤其是农业方面的技术,偷偷搞到北方,今年蒙元的粮食产量也获得了丰收。当然,他最大的手笔,要数这次促成了这笔军品的交易,这使蒙元的军事实力,提升了若干个档次,领先了除水西与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数百年。

        除了兀良合台,他最得意的心腹便是这位纳鲁尼苏了。此人正如伯颜所说,机敏过人,总能搞到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就算是大元的中流砥柱伯颜,也要给纳鲁尼苏三分面子。就如同宫中的大太监朴不花,在某些方面等同于皇帝的影子,平时不起眼,但关键时刻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纳鲁尼苏见忽必烈并没有下旨让他去,想通了此事对于恩师的意义,他主动请缨道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