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将军算了一下,这天津卫,后方就是大海,元军若要操我后路,必然从海上来。海外来的援军,就近的就是新宋军的两个大本营,一个在长江口,一个在东瀛。这两路舰队要开到天津卫,少说也要两天时间。这两天里,相信忽必烈的四十万人会忍不住的。”

        “估计他们已经派遣人员向新宋求救,新宋纪弘成必然会派兵驰援,到时候我们会腹背受敌。”

        “这就要看你们的了,激起他们的怒火,就算成功一半。在国门被我们叩关的情况下,要按兵不动,比让他们去冲锋陷阵还要困难。这一两天时间内,我们也不是什么都不做。命令远程炮兵,密切注视敌方动向,同时派侦察兵抵近侦察,一旦发现忽必烈,马上报告坐标位置,东方人不是有一句话吗?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我们也学学他们的打法。”

        那位属下眼睛一亮

        “将军的意思是,直接……”

        果然不出皮尔所料,时间才过去了5个小时,元军中就有许多将领受不了了,纷纷请奏率军出战。忽必烈火冒三丈,虽然他预料到会有这种情况的出现,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看来有时候勇敢并不见得都是好事。

        忽必烈知道,治大国如烹小鲜,这种一往无前想要报效国家的决心和勇气,不能一味的打压,他耐心的召召开阵前军事会议,把自己的想法与将军们做了充分的阐述和动员,经过几番安抚,几番解释,才按住了军中冒进的势头。

        然而按下葫芦起了瓢,就在黄昏的时候,元军士兵发现了几名西洋人在阵地前方活动,于是冲出去几十人,想要把这些西洋探子活捉。不料西洋军探子有备而来,后方有不少狙击手正等着援军出动。这出去的几十个元军还没有得手,便被狙击手一一射杀。

        眼看自己的兄弟就死在阵地之前,这让元军的普通士兵们忍无可忍,山呼海啸般的想要冲出去与敌军决一死战……

        最后在将领们枪毙了几个贸然行动的士兵之后,才压住了势头。但军心不稳,阵地动摇,这始终是一块心病,时间每过去一秒钟,忽必烈的压力就增大一分。

        第1个黑夜到来了,忽必烈知道夜间是最危险的时候。一旦敌军发起猛攻,自己发现晚了,就有可能被敌方突破阵地。

        忽必烈只好针锋相对,在军中挑选素质高的精兵强将,组成侦察营,潜入到两军之间的广阔地带进行侦查,一旦发生是敌军有所动向,便立刻发出信号警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