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不分主客方,但这里毕竟是大都,真金太子毕竟是东道主,因此他率先发言

        “诸位,作为大元太子,在这里我们欢迎以文首府为首的新宋使团来大都。此次事关南北一统的谈判,本宫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公开声明,我是赞成的。但这次谈判并不是由我方发起,恕我直言,我们大元正处于多事之秋,暂时还无暇顾及一统。但这并不表明,我们要打退堂鼓,也并不表明我们要背弃当初的扬州盟约。既然新宋首辅帅众而来,看来新宋对这件事情是有些迫不及待了。我们倒想听听文大人以及诸位有何高见。”

        真金说话的时候。两方都有专人在奋笔疾书。这样的谈判内容都非常重要,他们必须把它记下来作为备忘录。

        文首辅清了清嗓子,才缓缓开口

        “其实太子所谓的迫不及待,文某是有些不赞同的。这无需迫不及待,我们本就是生活在一片天空之下,一片土地之上,原本都是华夏文明养育之下的同胞兄弟。无论是和还是分,都无法隔断我们之间的纽带。早在西洋人的无敌舰队开进天津卫,西洋装甲军和坦克闯入承天门的时候,我们就担负起了同胞兄弟的责任,否则我们的君上不会派遣核心力量,拯救蒙元于危亡之中。既然从事实上我们早已休戚与共,那么又何必羞于承认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其实一是一家人这个事实呢?基于这个事实,这次我奉命率使团北上,有一个任务的,那就是希望与真金太子良好沟通,与元朝朱公平等商议,建立一个南北一统的联合政府。”

        文天祥此言一出,元方的文武重臣窃窃私语,他们原本想文天祥会通过武力威胁,或者经济制裁之类的手段,逼迫真金太子就犯。没想到文天祥口口声声动之以情,一句一个平等协商,一口一个良好沟通,让人无法拒绝他的提议。

        然而这个所谓的联合政府,大家用脚丫子也能想明白是个什么样的政府,那自然是以新宋为主,蒙元从属新宋的政府。

        他们心里是这样想,但是言语上可不敢直接质问,因为一旦逼迫文天祥说出了这样的话,就没有什么回旋的余地。如果那样,要么是直接拒绝,要么是被迫就犯,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得不偿失。

        既然文天祥喜欢卖关子,那就慢慢来,直到它亮出獠牙的时候,再让大家拿对策也不迟。

        真金太子则再次发言道

        “文首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本宫非常感动,也非常赞同。但是有一些事实,我希望新宋诸公不要忽略。首先,我们蒙元与新宋之间的利益关系,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这一点文首辅在承天门外就已经提及。再如,南北的民众之间,有很多的观念,需要慢慢的扭转。比如昨日在承天门外,就有数万百姓聚集,他们一口一个鞑子。这虽然说是我们内部的矛盾,但放眼到南北之间,汉人蒙古人之间都有诸多需要磨合的地方。正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操之过急恐怕生乱。既然南北是一家,这已经是事实,慢慢的和平过度,通商往来,互帮互助,让民众之间增加交流,时间久了,自然而然的就牢固了一统的基础。文大人,联合政府的提议虽然好,你看是否可以押后?”

        文天祥似乎料到真金会这样说

        “太子殿下在某些方面的观点,跟文某不谋而合。南北一统的格局虽已经形成,但在这个格局之中,又有一些暗流涌动,不得不防。一旦和平一统大计受到破坏,南北都将会受到损失,最终损失的是整个华夏文明。在我等出发之前,大都的情况我不是很了解。但是从今日天津卫来这一路所看到的情景,就可以想见一斑。新宋朝堂之上,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正在酝酿。有一种论调,他们认为现在蒙元孱弱,忽必烈陛下病重,西方虎视眈眈,正是新送宋举兵北伐,平定大都,一统天下的大好时机。扪心自问,他们所说从历史上来看,是否是事实?显然,如果仅仅是为了一统天下,他们所说不无道理,正所谓趁你病要你命嘛。但我家君上听到这种话,严厉训斥了这样的观点。我们既然是一家人,理应守望相助,互相扶持,什么情况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什么利益纠葛都可以通过南北双方仲裁商定,而不是弱肉强食,谁大谁把小的给吞了。如果我家君上真想这样做,当初西洋人攻入大都的时候,我们就会缓出兵,等到西洋人在这大都城中放一把火,国家危在旦夕,甚至宫廷贵族悉数被掳的时候,才出兵平定,也是完全有把握的。在那个时候,一举拿下大都,一举一统天下……你们扪心自问,我们是否做得到?毋庸讳言,在我看来这完全能够做到。包括伊尔汗国一战,我们的波斯湾舰队,完全可以等到大不里士陷落,再将十字军一举击溃。在那样的情况下,整个伊尔汉国的国土,都会纳入我新宋版图。但我家君上,以仁义治天下,这样的事他不屑于做。”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