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要在短短月余的时间内修好一座水库,在没有重型机械的年代,仅仅靠几百千把人,怎么也是不可能的。不过纪弘成自然胸有成竹,因为有后世的大水库做样板,他坚信完全能够做到。

        响水河大峡谷,从上口瀑布,到下口瀑布,长达三十几公里,中间有一个非常宽阔的区域,那就是主要库容区。

        快要到下口瀑布时,峡谷突然收紧,变深,那是真正的响水河一线天。

        要在宽阔的大河上修一道拦河大坝,谈何容易,然而在响水河大峡谷却非常容易。在宽度仅有四五米的深谷中,填上土石方,工程量并不大。

        现在水库的修建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月,本来早该收尾了,只是中间遇到了一些难题,那就是闸门、淘沙口、泄洪口不容易施工,因为水流太急,水量又大,而谷底太狭窄。

        纪弘成后世的时候到过那处大坝,但这些隐藏在水底下的机关他哪里搞得懂。好在建筑师刘长庆设计水平很高,硬是从谷底的花岗岩崖壁上,开凿出左右两条见方两米多的泄洪口。

        由于是比较坚硬的岩层地质,这样的泄洪口可谓得天独厚,在没有水泥的年代,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案了。

        修水库过程中的一切曲折艰难,自不必说,而这一切,都被书记官一一记录下来。

        纪弘成带着一干随从,沿着峡谷中开辟出来的小路一直往下走,走了五六个小时,终于到达了下口大坝,不远处下口瀑布激起的水雾能够清晰的看见。

        当他看到大坝坝体时,心里非常踏实。这大坝的坝顶厚度达到三十米,底座大概有六十米,而且是深深的镶嵌进花岗岩地质的崖壁中,而坝顶处峡谷的宽度也才有十来米,这样的工程,应该是极其牢固的。

        经过这一个月磨砺,刘长庆的皮肤夫变得又黑又糙,纪弘成差点没认出他来。

        纪弘成自然是一番勉励与赞扬,毕竟自己细皮嫩肉的,跟人家站在一起,就觉得底气不足。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