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袁军面对公孙瓒在易京建起的碉堡工事,无从下口。

        易地南临易水,公孙瓒令挖壕沟十道环绕,堆积山丘(称“京”)高各五六丈,上筑营驻兵。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其上建楼,公孙瓒自居,置铁门,呈送文书系绳引上。城内储谷300万斛。

        此地,正是公孙瓒欲长期固守再相机出击的最佳战地。

        虽然外无援兵,可是易京毕竟是公孙瓒苦心经营多年的坚固城池,更可怕的是,这座军事堡垒从建立之初,就根本没打算民用。

        即便是被敌军攻破了城墙,里面还是一座座碉堡。

        时间一拖再拖,袁绍由于自己的军队迟迟无法给公孙瓒致命一击,非常急躁。

        于是,目高于顶的袁绍让自己的御用文人陈琳执笔,给公孙瓒写了一封长长的劝降信。

        信中,袁绍先追忆了自己与公孙瓒之间从一起对抗韩馥开始的友谊,随后严正的谴责了公孙瓒对于自己的背叛,居然靠向袁术,率军进攻自己的领土。

        袁绍指出,公孙瓒这是自寻死路,平白将广大的幽冀人民卷入无边的战火之中。

        袁绍声称自己为了阻止公孙瓒的种种暴行,被迫在界桥应战。结果依靠上天的眷顾,袁绍以少胜多,大破公孙瓒。

        随后公孙瓒一而再再而三的死性不改,袁绍不得已在龙凑等地大败敌军。

        袁绍称自己的军队早已厌倦了无休无止的战争与死亡,自己对治下臣民的无辜受戮也是痛心疾首。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