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人买了,他不但自己买,他还会劝说自己认识的朋友也买。

        这些买了的人,自己就会努力劝说亲朋好友。

        什么输了也不过几十铜板儿,家里又不缺这点儿,万一要是买中了,那可就赚了呀……

        巴拉巴拉,说的天花乱坠的。一般人都有从众心理,也经不起鼓动。

        就现代民众去买个东西,理发店啊,美容院、商场化妆品专柜啊,人家稍微一鼓动,钱不就花出去了么。

        这种事儿,古往今来,情况都是一样一样儿的。

        除了民众的积极性高涨之外,那些学子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了。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肖像权、冠名权、各种版权之类的。

        对于茶楼将自己的名字挂在铭牌上设赌的行为,他们不但没有半点排斥,而且也想不到去保护权益啊,要个好处费之类的。

        反而,还洋洋得意,觉得这是给自己扬名的大好机会。

        有一些自诩有才华,但却无铭牌的学子,心中也是颇为不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