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战乱

        月上中天,初春的夜风渐冷。

        小舟的上的几个人虽然都不惧寒冷,李英琼年纪最小,却有些挨不住困顿,明亮的眼眸中露出了几分倦意。周淳和李宁、高远说的开心,可看到李英琼时却突然心中一动,想到:“这次相逢,短时间内不会分开,也不必急于一时。至于高远山这等人物虽然难见,看样子他暂时也没有去意,有什么问题,留在以后再说不迟。”

        周淳仰头看了看月色道:“时候不早,贤侄女年龄还小,大哥你们还是赶紧休息,有什么话,明天再说。”李宁好不容易见到义弟,谈性正浓,急忙道:“她不妨事的,既然困了让她先去休息好了……”

        “夜深风硬,大哥也该早些休息。咱们兄弟既然见面了,来日方长。”周淳站起来说道。李宁一想也是,也就不在强留。周淳又对高远躬身一礼道:“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得听妙论,如醍醐灌顶,往日种种,豁然而通。多谢赐教。”

        周淳的十分诚恳,姿态也摆的很低,对于高远,他是真的很感谢。要知道他作为大内高手,也是手握重权,最后无力回天,让对皇朝十分忠诚的他难以释然。今天心中的疙瘩才被高远一席话说开。抬眼望去,天高地阔,那份自在从容,却是近年来第一次感觉如此的畅快。

        高远见解高超,话语间却不咄咄逼人,反而深入浅出的以理服人。“君子温润如玉,应当就说的是这种人吧。”周淳以前一直认为读书人纵然有些见解,却不免酸腐,更喜欢空言高论,不知民间疾苦。而且这些人身虚力弱,书卷气也成了羸弱之气。只有高远这般风姿气度言谈见解俱都超凡绝俗,才能让周淳这等人物为之心折。

        高远也微微回了一礼,“一己愚见,前辈谬赞了……”

        李宁在一旁道:“大家都是自己人,也不必太过见外客套……”

        周淳大笑道:“哈哈,远山脱俗拔尘,到是我落入俗套了。”周淳顿了顿又向李宁道:“大哥,不知你此来有何打算?”

        “唉……”说到此处,李宁满腹辛酸,乱世苟活,岂是容易。他携带女童,更是多有不便。若不是一身武功,早年为官时又多有积蓄,避着战乱一路走来,不知不觉就进了四川这座天府之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