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不但代表空无,更代表着“不空”之时的掌控。

        试想修道界传说的大能者可知天地动向,可知世间更迭,凭的是什么?当有对“空”的一份感悟。

        “空”绝不只是指空间之内的具体映像,在大道至中,“空”才是最为初始的大道之一,“空”是“无”之下的一种大道。出现在“有”之前。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虚空经》等阶之高,无法想象。这也是庄敬的机缘,常人难以望其项背。

        修道之人每每都是更重实质,比如说修炼灵力,要求越多越好;所学功法,越多越好;似乎对着世间的一切,都是越多越好。

        可是天地,只是这一个天地。能容许多少人无度索取呢?

        绝大多数修道者,在无数个轮回之间,都难以明了,虚实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无他,平衡是也。

        最好的道,不是多,不是少,是适合。

        很明显,这些都是庄敬得自《虚空经》的感悟。而这还是仅仅识得了一个字而已。对于其余的经文,庄敬很是期待。

        而现在,心四这三人,就成了庄敬演练《虚空经》之中“空”字的最好对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