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姜云还发现一样不错的小吃,那就是凉皮,做法也不难,可以让张荷过来她这边学会了之后,摆摊摆起来。

        还有酸梅汤之类的,原料都挺简单,现在夏家没做准备要出去买,不过这些东西收起来也容易,乌梅,桂花,山楂都是药铺里常用的药材,到了季节就有农人收了晒干送到药铺里去卖,只要夏冲到季节了去收一些,比从药铺里买倒要更便宜一些。

        姜云心中有了计划,至于能不能成行,她再和人商量一番就成。

        第二天,不等姜云开始实施自己做消夏食品的计划,瓷窑那边传了消息过来,说是瓷胎已经全部准备好了,就差上釉了。

        姜云把自己准备好的一袋子氧化铜粉带上,坐上马车去了瓷窑那边。

        这一次她过去,只会看徐从明上釉,不过上完釉,入窑烧瓷,等温度降下去瓷器拿出来,也不过一两天的时间,能不能烧出来红瓷,很快就能揭晓了。

        从东墨县坐马车到瓷窑那边需要小半天,姜云到了之后,就把氧化铜粉交给了徐从明,她也不说这到底是什么,只吩咐徐从明用这个做釉料上釉。

        氧化铜粉是黑色的,瓷窑这里除了徐从明,还有不少给徐从明打下手的学徒,他们盯着这黑乎乎的东西,心里在嘀咕,难道这次要烧什么黑瓷吗?

        不过他们做事情很仔细,釉料搅拌了大半个时辰,然后拿细筛筛过再拿过来,徐从明带着几个学徒开始给自己准备好的瓷胎上釉。

        这一次他准备的瓷胎不是很多,一共七十二件器皿,长颈瓶,敞口瓶,双耳瓶等大件以外,还有一些小的碗,茶壶,纸镇等,更有不少小巧玲珑的茶杯,很快上釉就结束了,上好釉的瓷器摆在陶匣子里。

        姜云虽然知道整个流程,可细节部分已经记不大清了,她也只亲手烧过那么一回瓷器,要说老道绝对比不上徐从明这烧了十几年瓷器的人,因此也不插手不多话,等到瓷器入窑开始烧之后,约好了后天她会再过来,然后就坐车回去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