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张璇立刻表示,“我们可以去和采买的那个大哥打听打听,然后自己再去市场上跑一遍,不行我们就把所有的粉都买回来,看看哪种最适合。”

        “不仅如此,”杨红补充道,“最好我们还要去跟这些铺子去了解,他们的面粉都是从哪个地方进的货,这样我们就知道什么产地的面粉最适合做什么的,不止面粉,其他的东西也是,不同的铺子里卖的糖的甜度也是不同的,为了我们的糕点每次出来的味道都差不多,我们要锻炼自己的舌头,尝到糖就知道这个甜度该怎么放,尝到盐就知道该放多少量。”

        “杨姐说的对,我们虽然不是御厨,但是我们是想把我们的糕点铺子做成玉京最好的铺子的,我们是店里的糕点师傅,应该把事情做到极致。”

        说完了了解市场,三个人又开始琢磨成本控制怎么做,在这方面,张璇完全没经验,因为她在家里也从来不需要管钱,倒是井燕和杨红分别在不同的方面有经验。

        杨红的经验来自于家庭,她作为家中主妇,在家里过了那么一段艰难日子的情况下,必须要学会的就是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是她的必修课。

        而井燕则是在庄子上为庄户做饭,这么些大男人每天要吃饱吃好,才有力气干活,那么饭菜的量怎么把握才能不浪费又不会饿着他们,就是井燕要做的事情。

        所以这两个人在不同的方面有经验,虽然不能完全应用到铺子上,但是到底可以从这个方向下手去讨论,事情不能一蹴而就,就像上面杨红说的那样尝一下盐和糖就能知道该放多少量一样,她们不是这方面的天才,那就只能一点点去摸索然

        后总结经验。

        她们的讨论也没有完全避着旁人的意思,这些话很快被人传到了姜云那里,姜云听到了之后很满意,然后提点了一句,“让她们去问问岳宁。”

        岳宁是管过两家云山酒楼的人,云山酒楼一直顺利经营,在成本控制方面肯定不仅仅是曹源一个人的功劳,而且岳宁作为总管两家酒楼的人,对这方面肯定非常了解,杨红三人去请教,岳宁必然会不吝教导。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