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这样的烦恼,附和的人还真不少,又不是每个人都过目不忘,相当一部分人都是靠汗水和辛劳把一些东西背下来然后再去理解,可是有时候在课堂上,专心去听就不好记,专心去记又总是会漏。

        “所以这铅笔哪里有卖的?怎么卖?”有人当即打听起来。

        先前打听了铅笔的人当然事先打听过这种事情,“嘉川书坊就有的卖,而且还不贵,单支去买三文钱一支,然后一盒是十支,只需要二十五文钱。”

        二十五文钱,那种质量最一般勉强能用的毛笔一支也差不多就是这个价格了,可是那种笔基本上也就只能随便用用,正儿八经练字抄书是没办法用的,质量太差的笔写起来也不顺手啊。

        “就二十五文钱一盒?那我回头去买一盒回来试试,要是好用的话,以后课堂上我就把这个笔带上,这样就不怕夫子说的太快了。”

        就在几人谈论铅笔的功夫,第一题的比赛结果已经出来了,计算速度最快的是天枢队,其次百人团队,然后是文曲队,前三名分别积三分,两分和一分,剩下的队伍不计分。

        然后是第二题,第二题是《孙子算经》当中的经典题鸡兔同笼,又是一道算术题,大家继续拿着笔刷刷的计算。

        第三题是分析题,题目很长,大意是一本书里记录一个农夫当年秋天去卖家里几亩地粮食收成,然后另一本书记录了当地几年的赋税情况,又有一本书记录了一户五口之家一年粮食消耗数量,还有一本书记录了当地几年的天气情况,然后问这个农夫是哪一年去卖的粮食。

        这种综合分析题就是要考验人的逻辑推理能力,先要根据赋税情况算出交税标准以及正常一年风调雨顺的时候大致亩产,然后根据农夫卖的粮食,除去家里吃的

        和交税的,算出来总收成,再根据天气情况推理出来年份。

        对于这些题目姜云倒是不陌生,手中的铅笔在纸上勾勾画画也能得出一个答案,就是没有下方的那些学神们快罢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