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肯定没朱平安说的那么严重,算是无心之过,但是涉及到了皇家威严,这问题就有些大了。

        经此一事。

        其他人投鼠忌器,无人再敢随意喝止朱平安了。

        这个时候乃是盛世大明,不是副本残缺不全、正本不翼而飞的现代,在刑部也有《永乐大典》的手抄本,很快就有刑部胥吏将朱平安说的这一卷《永乐大典》取来,交由主审席核对。

        此时,众人都将目光看向了主审席。

        怀疑的居多。

        他们有充足的理由怀疑,要知道《永乐大典》共有1万多册,乃万年不遇的煌煌巨制,三亿多字呢,怎么可能记得住。而且,《永乐大典》的象征意义更浓一些,除了当初负责编写的,以及近年来为典藏图书而抄录的人,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会看《永乐大典》。

        赵大膺等人伸长了脖子,既紧张又期待的看着主审官们在主审席上核对大典,希望能证实是朱平安胡蒙的。

        很快主审席就核对完了。

        刑部侍郎王学益难以置信的看着桌上的这一册《永乐大典》,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跟朱平安说的如出一辙,由不得他不相信。

        “这……”

        王学益一脸便秘的看向了朱平安,没想到《永乐大典》中的记载跟朱平安说的一模一样,这让王学益一时间接受不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