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每个农户家中有一百亩田地,每亩地每年的收成在一石五左右,(这里的石等同于斛,金珏赶走刘璋,成为益州牧之后,便立即改良了两汉时期的度量衡,将石明确变更为‘量’中的等级最高的计量单位,0斛)

        力田者,每年的守城可能就会多收三斗;

        而懒惰者,则反之。

        金珏所制定的屯田计划就等于是将李锂的尽地力之教进一步优化了,他不仅将百姓是否卖力种田这个因素考虑了进去,还将种田所需要的农用工具和牲畜等因素一并考虑了进去,不仅如此,他还将后世总结出来的,人或者牲畜的米田共经过处理,撒在田里可以用之肥田的原理一并无偿传授给了蜀中那些愿意信任他的百姓。

        所导致的结果,真得就是信金珏,得丰收。

        在诸多屯民当中,信金珏的话越多的普通百姓,所获得的丰收越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金珏这个穿越者有幸运值加成,不只是新都城附近,三巴三蜀境内,但凡是信了金珏所传授的全套新式种田方法的百姓,全都在自己租种官府的田地里,获得了大丰收。

        无一例外。

        居然连一个因为遭受水旱之灾而减产的百姓都没有出现。

        在诸多屯民当中,极少数几个同时租用了官府提供的新式铁制农用工具和耕牛的屯民,即便是在当季的收成每亩地都需要向官府多缴纳两斗粮食的情况下,这几户人家的收成依然取得了冠绝全益州的好成绩。

        这几户人家,每亩地的收成居然都超过了一斛半的收成,其中,甚至出现了一户每亩地的收成到达两斛。

        后来,在金珏的指示下,杨沛超拔这个名叫汪大三十多岁的蜀中汉子,从一个普通的佃户一跃成为了蜀中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屯田校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