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被上天选中的天之骄子,没有实打实的苦修和磨砺,在武道一途中都难有立锥之地,更勿论立于武道之巅手主浮沉,萧梧生的修道天赋远说不上是万中无一,只是他那生而异于常人的入微使他走了不少捷径,所以他并不着急着离开这座小城,而是稳下心境来夯实己身。

        萧理出去了一趟,不知道去了哪里,只跟学生们说道要晚二日,权当给孩子们休息休息。回来以后,萧理交给萧梧生一把剑,剑鞘倒是十分普通,非是什么精雕玉琢,但是剑身却清澈明亮,本身刚硬且不易折,出鞘时剑势凌然,想必是一把未加点饰的名剑。

        从那天起,萧理便让萧梧生每日练剑,百遍基础剑招之后就开始练习七剑中的第一剑“扶摇”。

        虽然萧梧生的修行仍短,甚至是有些仓促,幸亏又这入微的帮助,加之萧梧生的心性与坚持,进境倒是一日千里。萧理也明言,不求能习全整一式“扶摇”,但要习得其中的剑意和剑势,对修道也有莫大帮助。

        萧梧生此时站在学堂的院子里,眼睛盯着那块被绳子悬在空中的巨石,心意专注在手中之剑上,忽而抬手,做一式升龙。

        “叮!”

        剑锋与石块相撞,发出清脆的颤声,在石块的底部出现了一道浅痕。而练习“扶摇”,则是要用这一式升龙,从底部去“斩”断绑在巨石顶部的一块木块,却不可在石块上留下超过半指深的痕迹,用以锤炼剑意。

        这个枯燥而又极其消耗精力的动作萧梧生已经持续了数个时辰。持剑,以自身意气通过身躯传至执剑之手,注入剑中,挥剑斩去便是把意气转化成剑意。循环往复,萧梧生的自身意气经历枯竭到充盈,又从汪洋大海变成干涸见底的池塘。

        如此往复不止,萧梧生再度打坐休息回复精神力时,一丝丝带着沛然剑意的意气便悄然出现。察觉到这变化的萧梧生激动的一颤,急忙站起身来趁热打铁。

        习剑者最为推崇有三:剑意通玄、剑术杀仙、剑气无边。如此将自身意气化作剑意,便是剑意通玄的入门;锤炼剑术则需观摩典籍、与人对招的日积月累,补足自身剑术所缺,待完美无瑕便可剑术杀仙,可惜除了六百年前的大剑仙再无人达到此境;剑气无边则是以剑养气,待到丹田气海中的剑气如池塘溢满且源源不断,举手投足间都是剑气漫天。

        再一次意气枯竭见底,萧梧生方才喘着粗气停下。天空已染上了暗淡的红,萧梧生换了一口气,收好先生所赠名为“华池”的剑,离开了院子,留下那块底部已经出现一线小缺口的巨石,而巨石上的木块,与石头相接的底部,也出现了一条极浅极浅的凹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