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王大用说一个都没见过,朱子龙只得把这种图画让他传下去,给众人看看,看有没有人见过。

        过了大半天时间,才有一个据说是祖籍是海南的流民,说似乎见过图画中的一个。

        给朱子龙一指,原来是番薯。

        果然,外国第一个传进中国的是这玩意,只所以是海南人先看见,这恐怕与台湾和广东附近,由于海盗和外国船时不时客窜一下有关吧?

        在正常的历史上,明后期中国近古第一流的科学家徐光启。因父丧正居住在上海家中,他得知福建等地种植的番薯,是救荒的好作物,便自福建引种到上海,随之向江苏传播,收成颇佳。

        但是还没得到明朝的重视,明朝就挂了。

        然后,陈振龙的五世孙陈川桂,在康熙初年把番薯引种到浙江,他的儿子陈世元带着几位晚辈远赴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广泛宣传,劝种番薯。

        到秋天收获,得薯尤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竞相种植。番薯在华北地区便很快推广开来,这种号称祥瑞的粮食作物,就这么的便宜了清朝!

        此时此刻,来了很大兴趣的朱子龙认真的让这个流民,回忆下关于番薯的事儿。

        番薯作为高产稳产的一种作物,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早耐漆,病虫害少等待点。除可以充当口粮、饲料,制造淀粉之外,连叶子也能作为优质青饲料利用,几乎没有任何浪费的部分。

        是较之于只能种一次就会失效的杂交水稻,更有意义的“穿越神器”!

        “回朱大人的话,这个番薯,在海南一带大家称它叫红薯。金管高产,但是一般人种的还真不多!”那个流民的回答,让朱子龙很是不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