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早在朱子龙本体在山东开始搞一体化之时,就有想过这个问题要如何回答百官。特别是由皇帝如何来回答的画面,因而,他这一问,正中朱子龙的下怀。

        当下,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冷哼一声,道:“有意思,你和我说祖制……?”

        “若论祖制,洪武年时,高皇帝便立下严令:国事农工商贾皆可言之,唯生员和太监不许建言。这二百多年过去了,现在国朝哪个书生不建言,哪个太监不管国事?祖制里可有巡抚一职……?”

        “祖制不许结社,现文社遍地,东林逆贼就是成立于此。此违背祖制之举,现如今可谓不胜例举。依李公之言,这是要尽杀天下文武不成?”

        朱子龙的皇帝分身,天音轰炸而来,哈哈大笑之。

        反观在皇帝的大笑中,李邦华面色铁青,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端是让人感觉快意十足。

        这还没完,看到李邦华还欲强打精神,似乎想反驳几句。

        朱子龙用带着冷意的目光瞧了他一眼,缓缓说道:“朕看刘公最爱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若在高祖年间。严格执行祖制,恐怕就在那时,刘公之级必然会在某处高悬吧?”

        天启皇帝此话一出,李邦华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不得不说,明朝的旧时代文人都很扯淡。

        祖制传统什么的,从来都是断章取义。对自己有利,那就拿来用。对自己没用,就无视之。反正社会地位和社会舆论都摆在那,从前一直都是控制在他们手中。

        当然,这种死脑筋的,呆板的旧式读书人,会变成这样子。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出在朱元璋身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