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和明太祖把“分家分地”的模式,完美地搬到国家制度层面来,就变成了“封建诸王”!

        太子位居东宫,其他儿子们在各地建立自己的王国,子子孙孙全都封王,俸禄优厚,国库供给,整个家族世代衣食无忧,完美实现了中国古代农民的最大梦想。

        明代早期的亲王既管军政,又管经济,手下都配有一个文相,一个武相,文相管地方,武相管军队。王府的亲兵多达数万不止,同时亲王还可以指挥当地的驻军。

        王爷就是一个爵位,“王”在秦朝以前是对诸侯和周天子的称呼,在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王就成为了一个爵位。

        说大可以比皇帝大,说小可以不如一个县令。

        关键是看皇帝的信任、手上的权力,在汉朝,“王”其实就是一个诸侯国的皇帝,在自己的封地里面,他比皇帝还大,说话更实用。

        王爷掌管兵权的话,皇帝还要看他脸色呢?

        永乐以亲王的身份夺得天下,他深知亲王拥有重兵,必将威胁中央政权。

        于是,他发布了一系列命令,剥夺亲王的军政权力。在永乐之后,历代皇帝继续执行这一政策,亲王们不但军政权力,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连人身自由也受到极大限制。

        “明代中后期的亲王,在某些方面连个普通老百姓也不如。王府所在的城市,就是亲王的一个大监狱。没有朝廷的许可,亲王连出城扫墓都不行。”

        当然,朱子龙不可能按明朝中后期的王爷安排。

        就算他愿意,这天下间,包括皇帝(假如皇帝不是他的分身的话),没有谁有胆子这么做,甚至于同意。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