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如果不是皇帝是自己的分身,朱子龙也不会走这一步旗。

        因为王爷和皇帝天生就是死对头,那怕是开国时期,兄弟感情还算不错的皇室兄弟们,也是如此。

        想当初,朱元璋把9个最能干的儿子封在了北部边陲,九王守边,拱卫国门,抵御蒙元残余势力和其他游牧民族的侵扰。

        第一代辽王,被分配去帝国最边陲的辽宁上班,是很悲催的一件事。

        直接暴露在外族的锋芒之下,承担着第一道防线的责任,风险高、担子重、条件差。为此,朱元璋给了他很大的军权!

        还给辽王安排了一门好亲事,将武定侯郭英的女儿许给他为辽王妃。

        然而突然之间,父亲朱元璋去世、侄子建文帝继位便开始削藩,然后旁边的邻居、四哥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了。

        辽王(一个从没想过造反的实权王爷),落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支持四哥燕王吧,就是叛逆,风险极高,收益呢?难道,还能比现在的亲王爵位,更高么?

        支持建文帝吧,就得发兵进攻燕王,且不论打不打得过,毕竟是骨肉兄弟,何况打败了燕王,建文帝回头还是要削藩,对自己也没什么好处。

        明朝开国时,当时所有王爷们都面临这种两难,绝大多数都选择了观望,事后证明也确实是明智之举。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