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朝不同以往遴选东宫,皇帝无子,将来是要从宗室子弟中过继一子立为储君。他许的这诺,可不仅仅是把一个细枝末节的宗室王妃之位允诺出去,甚至有可能是未来的国母之位。

        这让有心人听去,怎么可能不会多心:

        许多人暗忖

        “贾家竟然得帝王雨露至此,若贾三姑娘真为储君之妻,贵妃在上,又得王妃,有这两层助益在,他贾珠将来岂不是可以出入政事堂,当得宰相一职。”

        如今皇帝尚存的兄弟还有两位,分别是东平王、南安郡王。子侄之中,水溶袭其父北静王位,另有西宁郡王,都是人中龙凤,是储位的热门人选。

        惟一水清,前朝那事尚历历在目,他的官身爵位被耽搁下来,白身跑过不少地方,也算有些功勋,前朝请旨让水清袭义忠王的官员亦不在少数。只是皇帝态度不明,一干奏折全部留中不发。

        况且水溶水清并西宁郡王都尚未娶妻,年龄也匹配,皇帝真头脑一热给贾三这道天恩,也并非是天方夜谭。

        谣言就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到宫内外各个角落,以至于探春在府中同姐妹读书,都会时常感受到她们揶揄暧昧的目光。

        宝钗生辰快到了,又是十五岁的将笄之年,按照老太太的意思是要大办,探春除了准备晚宴,少不得还要问问宝钗的意思。

        湘云到贾府暂居,自然也是和姐妹们混成一堆,听到这话忙搁下笔,腆着脸给探春行礼:“此事情还是要听凭王妃示下。”

        “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