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济出身草莽,然将心比心,堂堂大汉帝后,岂能自甘堕落,委身一匠人。

        无怪张济不信。便是史侯,亦面露惭色:“前朝旧事,讳莫如深。朕亦惊怖其(合肥侯)言。然,‘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大将军当信之。”

        一句“大将军当信之”。可谓切中要害。史侯言下之意,真伪不重要。信以为真,才是关键。即便,董侯真乃王美人贵子又如何。终归,“三人成市虎”,“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若无权臣,鼎力支持。试想,单凭董侯,孤儿寡母,如何自辩。

        试想。合肥侯乃董太皇次子。由其亲笔传书,群雄焉不见疑。

        悉知史侯言中深意。骠骑大将军张济,忽生一丝悲凉,又很快隐去:“蓟王知否?”

        史侯叹声一笑:“朕料,蓟王,必不知也。”

        “兹事体大,曹司空,焉不告蓟王。”张济必有此问。

        “蓟王,总王权之极,威震天下。蓟王一言,‘强于百万之师’,‘重于九鼎大吕’。群雄,岂敢见疑?”史侯以己度人,窥破时局。

        “‘《春秋》之义,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张济如何能不醒悟。

        “大将军,所言是也。”史侯虽心慨叹,然意不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