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科考试,区别于定期举办的科举考试,它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小范围考试,且是不定期相当自由的那种。

        这种考试制度,最早是起源于汉朝的射策,至唐代已经非常普遍,到了宋朝,由于重文轻武的缘故,更是被发扬光大了不少。

        而且相较于科目繁杂的科举考试,制科考试的考题范围,经过有心人的总结,无非就是“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经学优深可为师法、详闲吏理达于教化三科”这些玩意。

        是以,只要觉得自己有两把刷子,只要能得到朝中宰相重臣的举荐,不论是在任官吏,还是山野小民,都可参加一场由当朝天子亲自主持的制科考试。

        正是抱着类似于投名状的心思,甄春良觉得自己必须当场站出来,驳斥这宵小污人之言。

        况且,在他看来,满朝士大夫进言力谏得也没错啊!

        刘二这边,瞅见这上钩鱼儿的同桌士子有灭火之举,他眉头一挑,不慌不忙笑呵呵道,“这位仁兄说得在理!忠孝二事大过天,确实没有半点错。但是…澶州城还有汴京城这百十多万的人命,难道就不重要吗?”

        “刘娥母子二人立下不世之功,就算按例封赏的话,册封一个妃子许她母子二人进宫与官家团圆生活在一起,这有何不可?”

        “听了满朝士大夫的谏言,官家有功不赏,这也说不过去吧?”

        “总不会是…这些博学多才的士大夫们,怕了一个妇人和失了半条腿的皇子祸乱朝纲吗?”

        “再者说,这位仁兄,恐怕你只知晓先帝留有遗诏,却不知道这是一份口头遗诏吧?再就是,你知道这份口头遗诏,是在什么时候,又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从先帝太宗口中讲出来的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