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地一声炸药爆炸,火焰窜起的烟雾升腾,盆里装的正是准备一周之后用的炸药。离得近的孙武当场被炸得面目全非,赶紧将其送往医院。肇事者刘同反倒是安然无恙。

        此时大火已经一发不可收拾,滚滚浓烟四起,左邻右舍大呼救火。其他人准备把起义的文件和人员花名册等带走,可是这些都锁在柜子里,没人知道钥匙在哪。

        还没来得及想出办法,俄国巡捕已经到场,控制住所有人之后仔细搜查。不仅发现了危险的炸药,用大斧劈开柜子还找到了起义名单、旗帜、通告、弹药、印信。很快,这些东西包括刘同在内的六人,全被俄方移交给了清政府湖北当局。

        刘同很快就统统全招了。

        湖北布政司陈树屏建议销毁名册以安众心;督府师爷张梅生强烈反对,主张正好按名册抓人。

        如果湖广总督瑞澂听从了布政司陈树屏地建议,或许,武昌的起义就很难发生了。

        民间流传着一个故事,一位特别睿智的君王,他在查抄一朝中大贪时,得到了一个木箱。从被查贪官处得知,箱里装的是朝中文武大臣和各级官员给他送礼的帐单。

        只要把箱子打开,就知道有谁对这位大贪行贿了。

        对于这位曾经权倾朝野,贪得无厌、雁过拔毛的贪婪之人,几乎没有人没给他送过礼。

        按律行贿与受贿同罪,文武大臣和各级官员人心惶惶,如坐针毡。

        但这个君王没有把木箱打开,而是当众把木箱烧掉,人心一下子安定了。

        政司陈树屏应该是知道这个故事,他提出地建议,也应该是从这个故事中受到启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