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汪精卫的干预和反对,吕超的京畿革命计划无法实行。

        武昌首义成功后,北方的革命党人,曾请求湖北方派员指导北方的革命。湖北军政府对此给予了积极回应,派出胡鄂公等人前往。

        胡鄂公(1884—1951),原名荣铭,字新三,号南湖,生于南五洲胡家祠堂(原属江陵)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少失父母,靠亲戚抚养,并读私塾,常得塾师周济。早年曾参加其兄胡荣珪领导的澧洲、华容、公安的洪门起义,失败后回乡务农。

        一九零六年入郝穴预备中学堂学习,时逢民主革命运动兴起,他与同学熊德山、宁郭开、钱铁如等二十余人结为辅仁社,任社长,宣传革命。

        一九零九年考入保定直隶高等农业学校;发起成立保定学生断发会;并组织共和会,在京、津、晋、桂、粤、鄂发展会员。

        辛亥武昌首义爆发后返鄂,任都督府高等侦探科长、鄂军水陆总指挥,大别山要塞监督等要职。

        一九一一年十一月中旬,奉黎元洪之命,以鄂军全权代表身份赴京、津。月底,胡在津成立津军司令部。十二月二日,成立鄂军代表办事处,胡兼任总指挥,又成立北方革命协会,被推为会长。

        曾策划行刺袁世凯。

        据胡鄂公在他所著的《辛亥革命北方实录》记载

        汪精卫与袁世凯结成政治联盟后,汪曾将革命党在京、津、保的情况全盘提供给袁世凯。

        袁“投之以李”,对汪说“汝能持之,则团体之发展,暗杀之组织,恣汝为之可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