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虽然不是革命党人,但和革命党的一些重要人物,有特殊关系。比如,共进会会长孙武,曾是湖北武备学堂的学生,与黎元洪有师生情谊。

        文学社社长蒋翊武服役四十一标,是黎元洪的部属。而他们二人,和黎元洪个人关系也不错,对黎元洪也比较了解。

        新军中很多共进会和文学社的成员,也都是二十一协黎元洪的属下,平日里很钦佩黎元洪的为人。

        为了统一思想,确定都督的人选。一九一一年四月,共进会和文学社在洪山宝通寺后边的宝塔中,专门开了一次联席会议。

        后来,人们称这次会议为“洪山宝塔会议。”

        洪山宝塔被掩映在树影之中,平日里少有游人,很是隐秘。塔内的螺旋式阶梯可供一人躬身而上。参加会议的是新军各标、营、队的代表。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组织的骨干参加了会议。

        在首义后很有名气的蒋济民身穿排长服装,在塔外巡视掩护。会议没有仪式,不准记录,没有签名,可以说什么痕迹都没留下,足见保密规格之高。

        此会议只开了十分钟,参加会议的人就各自散去。

        据此次会议的参加者万鸿喈,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一九一一年四月,蒋翊武托刘九穗来邀我到洪山宝通寺开会,据他说此会是各标、营、队有代表性的重要分子会议。我和刘走到长春观门口遇到蒋翊武,蒋小声告诉我说‘今日开会,是讨论推举黎元洪为临时都督之事。’我问‘黎非同志,何以推他为都督?’刘对蒋说‘早知万同志反对此事,开会时必有争辩,所以先为告之,我们可找一草地休息,详谈一下。’

        “我们几人,找到一僻静之地,刘对我说‘革命党中间并非没有人材,蓝天蔚在三十二标的时候,大家即有意推蓝为都督,但他远在奉天,一时不能南来。最适合都督之选是吴禄贞,但他也在北方,我们已决定先派人去和他接洽,恐怕他也一时赶不到。至若现在军队里的一些同志,都是一些士兵正、副目,下级军官不多,中级军官更没有,不足以资号召。所以要把黎元洪拉出来,其利有三一、黎乃当前名将,用他可以慑服清廷,号召天下,增加革命军声威;二、黎乃鄂军将领,素得士心,可以号召部属附和革命;三、黎素爱护当兵文人,而这些文人都是革命党人,容易和他合作。所以,拉黎出来,革命必易成功。我们要的是推翻清政府,何惜给他一个都督名义,俟将来吴禄贞领兵南下,再推吴为正式都督,给黎一个其他合适位置,有何不可?’

        “蒋翊武笑着对我说‘将来推你为大东门及通湘门司令时,你还得好好注意黎的行动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