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长的时间里,进入北大的人都能亲身感受到这种课外的艺术氛围。国乐社、交响乐鉴赏会、文学社、新诗社、戏剧社等一到下午社会活动时间,就各自活跃起来。

        发展到世纪年代,又成立了由王朝闻、宗白华任指导的文艺美学研究会,公开出版《文艺美学》论丛。这要归功于蔡元培美育精神的鼓舞。

        正如梁漱溟在年代所作《纪念蔡元培先生》一文所说“蔡先生一生的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只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影响全国,收果于后世。”

        蔡元培的美育精神影响之大,乃这种缘由。

        对于美育方面的人才,蔡元培更是格外爱惜。徐悲鸿、刘海粟和林风眠,无一例外均得助于蔡元培的提携。

        他在法国就慧眼识人,不遗余力帮助林风眠,资助其生活。年更是不拘一格任命,岁的林风眠为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造就中国最年轻的一位大学校长。

        &bsp&bsp岁的徐悲鸿因时局动荡无法完成赴法的行程,滞留北京,也被求贤若渴的蔡元培请到北大,成为外国画部的导师。

        民国著名女画家、蔡元培最疼爱的女儿蔡威廉也任教于国立艺术院。

        教务长林文铮娶了蔡威廉后,蔡元培对女婿说“你不要从政做官,把一生精力投放在艺术事业中去,就在这里干一辈子,帮助林风眠把学校办好,他一个人是很难办下去的。”

        雕塑家刘开渠原本是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西画系毕业生,在大学院当抄写员。他对蔡元培说自己想出国学雕塑。年蔡元培就将他以“驻外著作员”身份派往巴黎,月薪元。

        他在巴黎国立美院学业有成时,蔡元培又适时来信“国内的雕塑事业需要人才”。他的召唤让刘开渠年归国,后成为新中国雕塑的奠基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