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这“自胜者”四个字好极了,就取别号叫“希”;又称“期自胜生”,即以此为他第一篇白话文章的署名。稍后,又从他父亲字铁花,为自己取笔名“铁儿”、“铁”,音转为“蝶儿”、“蝶”等。在《竞业旬报》上,也开始使用“适”“适之”的名字,及“适”的别号,还用过“冬心”、“溟游”等一些笔名,多到十几个,很有一点作家派头了。

        发表《地理学》以后,胡适的胆子大起来,忽然动心思做,而且一开始就做长篇,用章回体。的题目定为“真如岛”,拟定了40回的回目,遂动手创作。从旬报第3期开始连载。

        当时,胡适还只是十几岁的少年。《真如岛》的故事情节颇为连贯,但每一回基本上都有一个主题,分别着力批判了早婚、近亲结婚、阴阳八字、果报轮回和诵经拜佛等。其中提及的一些桑梓风俗,直到晚年,仍然时常勾起他的回忆。

        《真如岛》的第六回,说徽州府绩溪县下泉村人胡瑙,因村中做善会,热闹得了不得,“原来这善会要整整的做十天”,到第四天时,“合村人家都戒绝荤腥,一概吃素斋”。胡瑙带着亲戚孙绍武、程翼璜、程翼华三人去看会场,“那会场是借胡家的祠堂来做的,很是广阔,大门首立了二个纸扎的菩萨,一个红面长须,一个青面獠牙,都有一丈多高”,胡瑙见了连忙拜揖顶礼……

        程翼华便问道:“姑夫,这是什么菩萨?好怕人呀!”

        胡瑙低声答道:“这一位是大王菩萨,便是唐朝的雷万春将军。”又用手指道:“那一位是小王菩萨,便是唐朝的南霁云将军,都是生则为英死则为灵的大英雄呀!”……

        边说边走,眼看着就进了大门,上面塑着一位菩萨,“粉红脸儿,年纪像是甚轻”。胡瑙道:“这位太子菩萨,便是唐朝的张巡,两旁这些菩萨,都是那睢阳城内战死的三十六人。当日亏得他保障了江淮数郡,我们这里的人才得不遭兵难。”

        胡瑙提及的“张巡”,在唐朝历史上是实有其人。此公为开元末年进士,安禄山起兵后,诏拜御史中丞,守护睢阳。据正史记载:“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他与太守许远以微弱兵力,抗击数十万叛军,苦撑数月,终因粮尽援绝,城陷被杀。根据《旧唐书》、《新唐书》的相关史料,张巡麾下诸部将中,以雷万春、南霁云最为著名。

        胡适是安徽省绩溪县上庄村人,《真如岛》中的“下泉村”,从命名方式来看与此颇相契合“上庄”亦称“上川”,“上”与“下”相对,“川”与“泉”同类。大王、小王和太子会等,留给胡适的印象大概极深,直到晚年,他在各种场合都还时常提及。譬如,一九六○年四月六日,寓居台北的胡适从“中研院”出来,“在出来的车上,看见南港一带家家户户的拜拜情形,很热闹”,这陡然勾起了他的回忆:

        《真如岛》陆陆续续在旬报上连载,续至第11回便停止了,没有做完。这是胡适生平所作的惟一长篇,也是他的第一个未完成的“半部书”。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