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胡适在病中迎来了自己的31周岁生日和北大24周年校庆,他在《北大日刊》上发表《回顾与反省》一文,指出北大五年来有两大成绩,一是组织上的变化,从校长学长独裁制变为教授治校制;二是注重学术思想的自由,容纳个性的发展。但胡适也指出,北大也存在学术上很少成绩,自治的能力很薄弱等遗憾。文中最后的祝词是:“祝北大早早脱离稗贩学术的时代,而早早进入创造学术的时代。祝北大的自由空气与自治能力携手同程并进。”

        12月24日,胡适发表《启事》:“我因为年来不知节劳,起居无度,以致久病;现已得校长允许,自12月17日起,离校休假。以后朋友赐教,请直寄北京钟鼓寺十四号转。”

        12月29日胡适住进北京协和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次年1月6日,胡适出院后在《努力周刊》上发布启事,说此次检查结果已断定不是糖尿病。

        胡适出院后在家养病休假,继续主编《努力周刊》,并得闲读书著述。归国五年多之后,胡适终于可以闲下来做点儿自己的事情,包括给多年没有联系的女友韦莲司写信。

        他在3月12日给韦莲思的信中说:“现在我成为一个自由人——五年多来的第一次自由。在过去的五年里,时间不是我自己的。”

        1923年1月17日,蔡元培为抗议国务会议通过教育总长彭允彝干涉司法独立、蹂躏人权的提议,辞去北京大学校长之职。

        前面说过了,1923年蔡元培辞职的导.火.索为“罗文干案”。1922年11月,因军阀政治争斗,曹锟指使众议院议长吴景濂、副议长张伯烈指控当时王宠惠内阁财政总长罗文干在签订奥国借款合同期间有受贿行为,胁迫总统黎元洪将其逮捕。

        经地方检察厅调查后认为证据不足不予起诉,随后1923年1月11日无罪释放。而教育总长彭允彝为了在众议院筹到足够同意票,便迎合议长,提议对罗案进行复议,于是1月15日,司法总长程克下令将罗再次逮捕。

        罗文干与蔡元培为多年志同道合的朋友。早在1922年4月,蔡元培、王宠惠、胡适、罗文干等共16人曾发表《我们的政治主张》一文,主张建立“好人政府”,呼吁好人参加政府以促进政治改革。

        该年9月由王宠惠任国务总理而组建的这届内阁,就属于这一“好人政治”的实践,罗文干在内阁中担任财务总长。

        蔡元培面对自己的政治理念被军阀政权践踏而破灭,更目睹自己的好友被恶人不惜公然违背法律而再次投入监狱,他必须要有所行动才能抚平内心的愤激。于是,1月17日,蔡元培向总统府递交了辞呈。

        事实上,蔡元培得知罗文干再度入狱的新闻并非通过报纸,乃是好友邵飘萍告知。1923年1月17日,邵飘萍邀请蔡元培、胡适和蒋梦麟三人一起在北京东华饭店吃午饭,席间邵飘萍把此消息告知三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