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当高悦想到这些的时候,只觉得肩上的担子无比沉重。不过,越是这样,高悦越不会停。

        由于高悦采取的流水线割种入库的工作方法很高效,那两大车种子,在午膳前就全部被切割完毕,送入了仓库。高悦规规矩矩地吃完午饭,边流食边带着暗日和一队侍卫找到了村长,他想要改良赵家村的灌溉水道,这方面村长经验丰富,因此高悦叫上了村长,一行人往田地那边去了。

        这一次出来,但凡在街道上遇到村里人,不管男女老幼,不少人都主动上前向他行礼,那份尊敬是发自内心的,有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甚至在给高悦行礼的时候还流下了热泪。

        这一点细微的变化,令高悦有些愕然,他不禁问村长:您知道村里的乡亲们这是怎么了吗?我怎么觉得,乡亲们今日的情绪不大对呢?

        第134章霜降三候

        村长感慨道:计相昨日为老赵和钱阿婆家做的事,村里人都知道了。孩子们听小八说下个月就可以上免费的学堂,他们心里欢喜得很,老人们如今都说您是菩萨转世呢!

        我只是略尽些微薄之力。高悦这话可不是谦虚,他真得觉得自己就是力所能及地做了他认为正确的事情而已。

        然而,受到他恩惠的村民却十分感激,已自觉将这份善功德广而告之,此举除了成就了高悦的美名,同时也说明,被高悦救济的村民本身就有善根。以善治善何愁事业不成?

        高悦看清这点之后,便断定,赵家村的税改农革这事儿,只要没有外力再来捣乱,应该可以顺利推进了。他本也不是贪慕虚名之人,因此这话题也就点到为止,反而问起了浇灌田地的事,他问村长:往年引水浇田,咱们引得是哪里的水?

        村长苦笑道:不瞒大人,咱们村这些年来也曾引过那小溪里的水,不过,咱们北方雨水本就不多,若是再遇上旱年那溪里的水就更指望不上。因此水渠之前也挖过,不过这些年来各家各户都很少用了。一来是溪水下降,够不到水渠的豁口,二来是大家习惯了去远一点儿的水坑里拉水,用那坑里的水浇地,种出来的庄稼长势好,所以现在各家各户用水车的反而多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