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顾客拍拍艾斯法尔特的肩膀:“亲爱的朋友,我走了,雨快下大了,我要赶在雨下大之前,赶回家。因为我家里还有一个孩子,你知道的,小约瑟夫。”中年人说:“好的,老朋友,记得你答应我的木雕,还有,如果我方便的话,我也会送小约瑟夫一份礼物,因为我也喜欢这个小子,他长得真好,就像我自己的孩子一样。”老顾客站起身:“保重,艾斯法尔特,照顾好自己。明天我会再来咖啡馆,送你我答应你的木雕,但你最好多穿一件衣服,因为最近巴黎的天气,确实有点冷嗖嗖。”说完,老顾客起身走出咖啡馆,混入雨中的行人里面,消失在茫茫雨帘当中。
咖啡馆还在营业,它一直要营业到晚上10点。它在这个街区已经经营10多年,或者有20年,也许它还将一直经营下去。就好像埃菲尔铁塔一样,只会进行短期的装修,不会被推倒,因为它是法国的标志。每年夏天旅游季的时候,咖啡馆的生意暴好。全世界的旅客都想在这间life咖啡馆喝一杯咖啡,因为艾斯法尔特,因为老顾客,因为艾德,因为围裙姑娘,因为巴黎的雨,因为那个一直没有兑现的非洲之约。
我还没有去过巴黎,但你们说不定去过。记得,一定记得,巴黎不仅有埃菲尔铁塔,还有巴黎圣母院以及圣母院楼上敲钟的卡西莫多。
22023年4月27日外一篇
创建时间:2023/4/27 15:01
标签:本味
我吃一块北方饼店卖的烤饼,味道似乎还不错,但当我察觉出满是味精味的时候,已经大半下肚。这些店主都喜欢往食物里加味精,在顾客不经意的时候,味蕾就已经被欺骗。好在,这个店主似乎没有经验,味精加得过多,让我这个大老粗都尝出味道不对。以后不会再去他那里买烤饼,无论他的烤饼看起来有多诱人。
我觉得好的食物应该是一种本味的食物,我们品的就是食物的本味,而不是精加工出来的“艺术品”。比如茶叶,只需要揉制和炒茶,如果谁往里面加点什么东西,那真的是煮鹤焚琴,松下剪径,太不应该。我记得小时候,小卖部出售一种小孩吃的鱼片,和刚才的北方烤饼一样,初尝很香,很美味,吃到后面,满口的味精味,恶心得想吐。后来我也“思考”过,似乎制作鱼片一定是要加味精的,不然压不住鱼腥味。那么,我接受。但烤饼加许多味精就太说不过去,毕竟,那是一种主食,不是骗小孩嘴巴的零食。
我听一个外国人说:“你们中国的面包太花哨,我买不到合意的面包。”我理解不了,什么叫“太花哨?”外国人解释:”我们那里的面包相当于你们每天吃的米饭,里面是什么都不放的。但你们的面包,里面果酱,坚果,葡萄干,甚至奶油。天啦,这不是面包,这是餐后甜点!”原来是这样,我脑海中浮现出俄罗斯大列巴的图像,黑黑的一大条,吃一条,顶一天的饿。我不好意思起来:“对不起,我们中国人都是把面包当零食吃的,就像你们外国人只有生病的时候才吃米饭。”
本味的食品是我的最爱。我活半辈子,悟出一个道理,本味的东西,无论它是什么味道,都能体现出生活的丰富多彩,而这种丰富多彩正是生命的乐趣。我们喜欢酸,吃醋;我们喜欢苦,吃苦瓜;我们喜欢辣,吃海椒;我们喜欢甜,吃椰子糖。但是你想过吗?如果你吃醋,发现很甜。吃苦瓜,发现也很甜。吃海椒,是苦的,吃椰子糖,还是苦的。你可能会崩溃,因为生活已经不把真实的一面予你,它予你的全是一种扭曲过的假象和虚幻。那么这个时候的你,像不像被沙加用天魔降伏扔到异次元空间的一辉,再也找不到出路。
更夸张一点,我们尝醋的味道,第一次是甜的,第二次是苦的,第三次是辣的,到第四次,你想应该变酸了吧?结果是咸的。我觉得你会发疯。因为你已经找不到一种生命的常态,你活了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和规律全部被残酷的打破。我想起一个智者说过:人都要“疯”一次,“疯”一次就好,以后就知道生命。我也疯了,但疯得过余,弄假成真,在精神病院四进四出,成为“病油子。”但我觉得我每疯一次,就好像离真相越近一步。在我没有疯的那个年代,我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明明白白。到现在我第四次从精神病院出院,我觉得我需要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以前那个“正常”的我,只是个小孩子,可能才六岁,也许还没满。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