惋惜的不止百姓们,与枣祗关系甚好的司马朗更是急匆匆连夜去找康鹏,司马朗刚到康鹏的书房,却发现贾诩与李儒也在康鹏书房中,行礼之后,司马朗立即问道“太师,你为何要放枣先生走?别的暂时不说,枣先生精于农务内政,若曹操也用枣先生主管屯田,假以时日,必成我军大患。”

        康鹏先与贾诩、李儒对视一笑,才又说道“伯达,本相与枣先生有言在先,只要枣先生知道曹操下落,可以随时离去,如今枣先生要走,本相若是强留,岂不是失信于人?”

        司马朗顿足道“太师所说之理司马朗当然懂,可就这么放走枣先生,还是有欠考虑。”

        李儒大笑,上去拉住司马朗的手,“伯达,现在是几月了?枣先生回到陈留之时,那又将是什么时候?屯田农耕,还来得及吗?”

        司马朗恍然大悟,捶首笑道“瞧我这记性,现在已是四月,就算枣先生回到陈留,屯田是无论如何来不及了!”但司马朗转念一想,又紧张道“如果明年曹操再用枣先生屯田,那又怎么办?”

        “曹操等得到明年吗?”李儒轻蔑的说道“兖州能有多少人口?去年大旱,饿死和逃亡了多少百姓?探子来报,曹操现在和张邈打得不可开交,谁胜谁负暂且不说,可农耕时间已经错过,今年秋收已经无望,再经过一场大战,兖州还能剩多少人口?待到明年,他曹操还能有多少本钱屯田养军?”

        “太师放走枣先生,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贾诩接口道“挽回在士子人心!枣祗出身士族,又身受太师大恩,如今他不忘旧主要离开太师,太师却大方放行,有枣祗这个例子,天下士子会怎么看太师?从今以后,太师的招贤令定能为太师招来真正的贤良。”

        司马朗大喜,连连称赞康鹏的深谋远见,康鹏却突然叹道“你们也好,枣先生也好,本相其实舍不得你们中任何一个人离开啊。”

        贾诩、李儒和司马朗立即离席下拜,感动道“太师对我等有知遇之恩,手足之情,吾等誓不背叛太师。”

        康鹏一笑,“不要那么客气,本相知道你们对本相的忠诚。对了,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陈宫今天来报,他按《墨子造器》记载,重造了一辆投石车,乃是攻城利器,明日送走枣先生之后,我们一起去观看投石车的威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