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谷最早的非林地批量试种始于05年,当时看好的人不多,但经过几年的摸索,嘉谷在耕地种植人参上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在排水系统、土壤翻耕、育种、施肥、驱虫、打桩等种植技术环节获得了十多项技术专利……”

        真正做起来绝不是现在总结的几句话这么简单,要在田间地头一点一滴摸索,在短短几年内赶上南韩人数十年之功,如果没有齐某人的灵阵助力,绝对是天方夜谭的。

        但在外人看来,嘉谷就是这么牛叉。

        “好!发展中国系统科学的农田栽培人参方法,将为我国人参产业的转型起到引领作用。”刘高官对于人参的了解程度非常透彻,胜过一般专家,“不同的种植模式,对应不同的人参产品等级,嘉谷这领头羊,当之无愧啊!”

        齐政坦然接受刘高官的赞扬。为了振兴产值规模并不算大的中国人参产业,哪怕除去不为人知的灵阵,嘉谷投入的心力也有目共睹。

        刘高官漫步而行“其实,我最欣赏嘉谷对于人参种植业的大力改造。我一向认为,人参产业能否做好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国内农业生产的弊病,比如为了提高产量,农药残留至今仍是制约我国参业的顽疾,为国际竞争对手打压我国人参产业提供了口实。”

        “原材料是基础啊!嘉谷在这方面做得很好,引导参农加入农业合作社,推广人参无公害种植体系,从生产源头上保证了人参品质……”

        “当然,我也知道实现人参产业全面振兴还有更多桎梏。参农都有自己的种植习惯,要改造他们需要花很大力气;国内外研究人参的团队相对少,很多基础数据需要我们自己来做;品牌初建,行情不稳……”

        刘高官停下脚步,眼光灼灼“但这些都是一时的。从目前看,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无可避免,人参产品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药食同源’推广以来,人参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无不表明了,这根‘小棒槌’,终将变成一个大产业!”

        “齐董,我们省正式将人参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此外,我们还与黑省、辽省达成了联动机制,在东北,嘉谷将是人参产业唯一的整合主体!”

        这个真的算是惊喜了,齐政笑逐颜开“惟愿人参之花精彩绽放,国人得享人参之补。”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