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这洛城第三奇观算上街边的巷子是不是实在不堪?这可不是,除了名气之外每个巷都仲有对应巷子的名花。

        火红巷的山樱花,正值四五月,朝露一粘,再起些薄雾就好似巷口站满京城名妓,莺莺燕燕,在近些发现是那讨喜的山樱花那看客也会会心一笑,懂得自然懂。

        杏花巷的花要稍早一会,那时杏花巷的小家碧玉刚刚褪去厚重的裘袄,换上层层相叠的裙摆或正装,正值一年赏花季。

        当然这第二奇观仍算不上‘奇’,但配上这第三奇观--雨可谓算得上是举世少有的美景。

        要说雨那就不能不提到西边大漠观沙崖的雨,如天神降福福至百家,一眼望去所看之处无不落雨粘沙,就像那雨珠是链着这天地不让其分开:东边海边的海月楼,大潮拍涯水花刚刚没上楼角又褪去,待那暴雨俞来就能看到东边暗,西边亮,再等那么片刻雨就来了,往水里一看,奇了!这水就像从水底的天游向那更高的天。

        这上两处只能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到了洛城就不一样了。

        你只要付出那二十铜板,端一叠瓜子一壶清茶走上那九层的观雨阁,坐下细品洛城的清茶,不一会雾起雨来。

        你往右倒也不提,那种满山樱花的府内,那青石板边刚刚盛开的花苞,犹不在展示这位征战沙场大将军对内柔情的一面。

        往前便是杏花巷,杏花时候大抵是过了,可这雾气一遮,雨水一打那奄奄一息的杏花就如回光返照一般,比那正季的山樱花还要艳几分,大有杏花碧玉刚出头的那几分诱人。

        后边儿就是老梧桐树,大抵是平平无奇,但雨大了看不着了左右那花了,不妨看看那独树一帜的老梧桐。朦朦胧胧瞧见了雨水压着一片片叶子往下坠,又弹起就像先秦的那编钟起起落落跟着节奏敲打着桌面能赶走不少的烦心事。

        雨来的很快,快到客栈摆在外兜售的本地丝绸都打湿了,伙计们慌忙跑出来收拾着摊位,掌柜骂骂咧咧地训斥,一切都那么突然。

        “我够不着,不下去了!”羊角辫女孩已经被这暴雨大湿了衣裳,可依旧迟迟不敢跳到一楼高的围墙上,哪怕离少年的肩膀只有一尺不多。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