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禹听到这里,心里面想笑,但脸上却表现的十分严肃,朝三个太监作揖行了一礼后答道:“学生苦读诗书多年,愿意捐献资产以供国家只用。也希望能有机会为国效力,为圣上排忧艰难。”

        “好,不知你打算如何效力?”为首的太监听到曾禹的回答,顿时大声叫好。他感觉这个士子真是太会做人了,他们见过买官的,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会说话的。旁边的两位太监也觉曾禹真是孺子可教。

        “学生希望能帮圣上牧守一方土地,在当地百姓中撒播圣上的仁德,当然也会宣扬张公等诸位公公的功劳”曾禹装作谦恭地回道,至于心里怎么想的,那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你可有选好的地方?”还是那个太监问道。

        “学生自小在并州上党郡的安平县长大,感觉县里同乡都是只知道县令,而不知圣上,更不知当今诸位大人。学生见此,愿意贡献家资,担负起牧守教化安平县城的责任。”曾禹终于将自己此行的目的说出来了。

        “你查一下,安平县令可否在表格之内,标价几何?”为首的太监对左边的那人说道。

        左边的太监迅速翻开账簿,在并州的一栏里找打了上党郡的安平县令,标价正是八百金。为首的太监也看到了结果,将他告诉曾禹。

        曾禹很爽快的将带来的钱交过去,同时还多拿出五十金给到为首的太监,说道:“几位大人为圣上办事辛苦了,这是学生的一点敬意,希望各位大人笑纳。”

        曾禹这样做也是有自己的考虑,他知道这个卖官鬻爵时张让等十常侍拾掇灵帝弄的,既然如此,在此处收钱的人肯定是张让等人的心腹。现在大汉威信还在,而他曾禹自身力量还很弱小,需要借助他们的威势,在往后几年中行事才能更加顺利。

        三位太监听到曾禹的话,老脸都笑成了一朵花,为首的太监迅速收下了曾禹贡献的那五十金,至于买官的八百金,则是交给右边的太监收到旁边的箱子内。

        很快,为首太监就将一张盖有玉玺的官凭文书给到曾禹,曾禹自然是感激的接过。不过他此时并没有走,而是装作欲言又止的样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