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锐你可是还有其他事情?”三位太监已经知道了曾禹的基本信息,当然很多是曾禹编的,为首的太监看到曾禹的样子,亲切的问道,当然那个声音和模样直让人起鸡皮疙瘩。

        他们之所以如此,也是觉得觉得曾禹既然不是官宦世家子弟,那么就完全可以拉拢到他们这一方。现在朝中形成那大势力集团,一方是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官僚集团,另一方则是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两大势力都各自拉拢各级官员,相互争取夺利。其中何进的势力主要在宫外,跟随的大家族众多,在国内势力很大。而十常侍主要是在宫中,利用皇帝的宠信,发展党羽,但势力还是比不上何进一方,还好灵帝十分信任他们,所以两方目前是势均力敌。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双方都是大肆拉拢中立的家族等实力,希望能压对方一头,此时为首的老太监就是觉得曾禹既然不是何进一方的,那就可以争取拉拢过来,到时和张让说起,也算是一个功劳。

        “启禀公公,是这样的。现在安平县城有一个县令,但是他已经七十多了,也收到了朝廷的还乡令,但他仗着是清河崔家的子弟,而且上党郡守和他是本家,一直没有致仕回家。下官怕回去之后,将现在的崔县令

        赶走,郡守大人会为难下官。”

        三位太监恍然大悟,不禁心中一喜,看来这个曾禹注定与世家处于对立位置。于是向曾禹说道:“这你放心,你可以朝廷任命的安平县令,难道小小一个崔家还敢抗旨不成?”

        曾禹肯定地点了点头,“崔家当然不敢明面上反抗朝廷,但是给下官一些小鞋穿是轻而易举的。下官受些委屈没事,但是下官怕影响让百姓沐浴张公以及诸位大人的仁德。”

        “子锐你放心,我会向张公禀明,谅那崔家也不敢公开和张公作对。”,年轻太监朝静立一旁的一个少年太监道。

        “那是,谁不知道和张公作对只有死路一条,下官谢谢公公,待我下次进京时,一定更好的报答几位公公和张公。”曾禹一听连忙谢道,他此时心中着实大喜,没想到这么顺利就说服了这些太监帮助他压下崔家,这样他回到安平县城才算是可以真正的放心行事了。

        事实上这也是曾禹刚到洛阳,还不了解当今的局势。如今灵帝身体已经一天不如一天,所以外戚何进和宦官张让他们的势力斗争几乎到了最激烈的时候,崔家作为官宦世家,当然是张让为首的宦官势力要打压的。此时曾禹的请求,恰好既可以打压到崔家,又可以拉拢曾禹这个新任县令,这个太监知道张让肯定会乐见其成,所以才敢爽快答应,如果崔家也是张让一方,他肯定又会是另一番说辞。

        三位太监又向曾禹叮嘱了几句,只要是让曾禹记得张让和他们的恩情,曾禹自然是满口答应,至于真是的情况,希望这几个太监以后知道了不会气的吐血。

        只花了一炷香的时间,曾禹便从鸿都门中走了出来。他失去了八百五十金,换来了一张盖有御玺的官凭文书,以及宦官势力对他的支持。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读书族小说网;https://kpc.lantingge.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