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继恒合上书本,冷静地回答:“我在想我小时候,男孩子之间经常打架,既然打架就会有吃亏的时候,我也常被人打得鼻青脸肿。哥,你知道我们小伙伴之间怎么处理这个问题吗?”

        蔡继刚摇摇头:“我小时候可不像你,我很少打架,也记不清当时怎么处理这类问题了。”

        “哥,我告诉你,作为一个男孩子,挨揍本来就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要是你挨了揍,又哭哭啼啼向老师和家长去哭诉,某某某欺负我,你们管不管?哥,这是不是更没有面子?”

        蔡继刚笑了:“嗯,有点意思!我有点明白了,你继续说。”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男孩子的思维似乎比成年人更直截了当,也更接近真理。既然哭诉是件丢脸的事,那就牙掉了咽进肚子,养精蓄锐,找机会再干一场,打服了那个欺负人的坏小子。”

        蔡继刚惊讶地说:“继恒,你还真说到点子上了,这是真正的军人思维。”

        蔡继恒若有所思地说:“一个国家也该是这样,挨了打就哭哭啼啼向国联去控诉,指望国际社会来为我们主持公道,指望一些利益不相干的国家为我们去惩罚恶人,这根本指不上。哥,我问你,中国养这么多兵是干什么用的?”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为了保卫国家。”蔡继刚回答。

        “这就对了,保卫国家是军人分内的事,指望别的国家来主持公道,那国家养这么多军人干什么?战争有战争的法则,战端一开,打得好也罢,坏也罢,反正要打到底,总不能四万万人都当亡国奴吧?要是中国人都这样,就算日本人不杀我们,我们自己恐怕也没脸活在这个世界上。哥,我觉得,军事上的失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的心态,是我们的精神太软弱。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打不赢这场战争。”

        蔡继恒始终认为,老百姓可以流泪,妇女和儿童可以流泪,唯独军人不可以流泪,军人需要的是敌人的鲜血,而不是自己的眼泪。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